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(ISO/TC96)2019年系列會議于2019年5月30日至6月7日在英國倫敦召開,會議由英國標準協會(BSI)主辦。來自澳大利亞、中國、法國、芬蘭、德國、意大利、日本、韓國、波蘭、瑞典、英國及美國共12個國家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會議。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北起院)作為ISO/TC96國內技術對口單位,組織了來自國內起重機龍頭企業、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和大學的18名行業專家組成的代表團代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(SAC)參加了系列會議。此次系列會議包括10個工作組(WG)會議、9個分技術委員會(SC)會議和ISO/TC96大會,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全部會議。
6月7日,由ISO/TC96主席、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發展部總工程師張喜軍主持召開了ISO/TC96大會,來自澳大利亞、中國、法國、芬蘭、德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波蘭、瑞典、英國及美國共11個國家的36名代表出席了會議。
會議首先聽取了秘書處的工作報告以及各分技術委員會主席的報告。重點討論了相關分技術委員會提出的幾個問題,并最終達成一致意見。
會議還對ISO/TC96戰略規劃(Business Plan)復審期間德國提出的6條意見進行了詳細討論,更新后的戰略規劃將于2019年8月公布。
在討論其他事項時,討論了工作組召集人任期、ISO導則的更新和變化,并特別感謝榮譽教授Gerhard Wagner自2003年以來為ISO/TC 96所做的工作。
在與會代表的共同努力下,會議取得圓滿成功,張喜軍主席以嫻熟的英語、高超的主持技巧、獨特的溝通能力圓滿完成了ISO/TC96大會的全部議程,得到了各國與會代表的一致擁護和高度贊揚。
系列會議期間,從6月3日至6月6日,由中國牽頭制修訂的國際標準ISO 12480-1《起重機——安全使用——第1部分:總則》、ISO 12480-2《起重機——安全使用——第2部分:流動式起重機》、ISO 9374-5《起重機——供需雙方應提供的資料——第5部分:橋式和門式起重機》、ISO 12210-5《起重機——工作和非工作狀態下的錨定裝置——第5部分:橋式和門式起重機》以及正在立項研究的國際標準ISO 21279《電動葫蘆能效測試方法》分別召開了工作組會議。會上對標準草案進行了研究討論,并確定了下一步將要開展的工作,上述工作組會議的召開,有效地推進了標準制修訂的進度,為順利完成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
在此次系列會議上,中國代表團取得了多項工作成果。除了將由北起院正在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4306-4《起重機——術語——第4部分:臂架起重機》推進到DIS階段外,中國還牽頭承擔了1項國際標準ISO 7752-5:1985《起重機械——控制裝置——布置形式和特性——第5部分:橋式和門式起重機》的修訂;派專家參與了2項國際標準ISO 23853:2018《起重機——吊裝工和指揮人員的培訓》及ISO 16881-1《起重機——車輪和小車軌道承軌結構的設計計算——第1部分:總則》的修訂。另外,在2018年芬蘭赫爾辛基會議上由北起院代表中國提出的國際標準提案《起重吊具——術語》,經過SC2術語分技術委員會會議討論,決定將起重吊具術語的內容納入ISO 4306-1《起重機——術語——第1部分:通用術語》中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截止目前為止,由我國提出的起重機械國際標準提案已有1項正式發布,5項正式立項并正在制修訂中。
上述成績的取得,極大地增強了中國在起重機械國際標準領域的話語權,向世界各國展示了中國這個起重機械制造大國自身的實力和水平。北起院作為ISO/TC96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及主席承擔單位,深感責任重大,任務艱巨,我們要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,繼續帶領起重機械行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,為實現我國從起重機械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打下良好的基礎。